在整理照片時翻出了這張。
對於該不該因為頂新是味全的老闆,而味全是松青的老闆而抵制松青,我的立場跟我的許多朋友並不一樣,不過我今天並不想談那方面的事。
在我的童年記憶裡,松青是第一家開賣熟食的超級市場。
國小的時候,每個禮拜三晚上跟禮拜六下午,我都要到民生東路與三民路交叉口圓環旁的佳音英語補習英文。
通常我都是一個人去,從我在南京東路五段的家,走過長長的,兩旁都還是空軍眷村平房的三民路,途經偶爾會偷偷進去玩麻雀學園,讓我學會麻將的新光廣場與民生戲院,到達英語補習班。
有的時候,我母親會陪我去,或是去接我回來,那麼我們就可能會去圓環旁的松青超市買點熟食當點心吃。
我一直都記得,小小的手裡捧著一片魚漿做的炸魚排,就可以覺得好快樂好快樂的日子。
自己買了房子以後,家樓下就是松青超市,得閒時會進去逛逛,或許買點有的沒的材料,用我原始的廚藝做點東西自己吃。
松青比起全聯,定價稍微高些,有時會進一些日本珍味或特別的海鮮,逛起來比較有趣。他們也會固定和在地小農合作契作,我常常不知所以的買一點,幻想自己為台灣的農業盡了些甚麼心力,或是又幫助了誰。
換成全聯之後,不知道是不是刻板印象使然,總覺得走進店裡只看到價錢與數字,待不了多久就想離開。
我家樓下松青的店員們,在結束營業之後做了這張小小的告示貼在櫥窗上,看著有些鼻酸。其實談不上有甚麼深厚的情感,但它的結束總也是我生命中某個熟悉記號的消失,讓人當下一點點遺憾,一點點悶。